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杂文高中生推荐阅读

时间: 超财2 杂文

  杂文高中生也要写,一时难免没头绪。关于适合高中生欣赏的杂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杂文高中生推荐篇,希望大家喜欢。

  杂文高中生推荐篇1:勇敢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醒来。不愿意去触碰那仿佛一触即碎的梦。”(某人如是说)

  ——题记

  论勇敢是什么?百科说那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我说:勇敢是即使把最美好的东西砸碎给你看,你却依旧能够微笑着接受。

  幻想的日子久了,便都开始害怕接受现实的残忍。奋斗的日子久了,便都开始害怕现实的摧残。梦和现实,仿佛从来不在一条道上。而我们又反反复复地在现实里摸爬滚打,只为了更接近梦想。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再也不见了梦想,变得随波逐流;有些人,走着走着,仿佛离梦想越来越近,却真的走近一看,却发现它根本就不在那里,看到的,也许,是缩影,也许,是海市蜃楼。

  所以,我们选择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告诉自己,所有一切的美好。每当有人企图来敲碎那一切的时候,就拒人于千里,管你平时对我好到什么程度!然后,我们骗着自己,骗着别人。

  其实,很多东西。明明不存在,但是,你却总在字里行间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因为,很多东西,换个心情,换个方式去理解,结局完全不一样。然后,我们挑选着自己最爱的那一种,把自己埋进去,这种时候,不管是谁来打扰,谁来泼冷水,你都能做到不理不睬。因为,你害怕知道真实的一切。你拒绝一切的真实。然后,自欺欺人。直到某一天,当现实调皮地站到你面前,你依旧跟它挥挥手说:别骗我了~然后,关上门。直到有一天,不知道自己到底哪根筋搭错了,反应过来全部的一切。开始抱头痛哭,开始后悔莫及。但是,该离开的人,都离开了。该看到的现实,早已摆在了你眼前。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砸碎给你看。那么,勇敢就该是:即使最美好的东西砸碎了给你看,你依旧能微笑地接受。接受一切存在,却又不尽人意的事儿。比如,你为了一所大学奋斗了好多好多年,但是,最后高考,你却脑子短路。比如,你为了一个人努力改变着自己,但是,最后他还是告诉你,我只把你当妹妹。比如,你努力让自己变强大,你以为会有人欣赏,但是,最后还是会有人看不惯你的存在。比如……

  要笑,本身就很难。要在经历一切之后,还能打从心底地笑,基本做不到。如果,没有勇敢,你根本就无法支撑着自己走下去。如果,没有勇敢,你根本就不敢从梦里醒来!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这,就是一种勇气。我爱罗说: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看见微光。所以,经历悲剧的人,才能遇见勇敢,只要,你敢抬头,微笑向阳!

  杂文高中生推荐篇2:为何作家都很“正经”

  作家与作家,作家与非作家,异性之间,似乎,甚至连最纯真的情谊都稀有。

  创作是枯燥的,作家却是极严肃的。

  绯闻,情感,白加黑,善和恶,罪与罚,姑且不究。但作家的人生,为何大多清白如纸,清亮如水?这太令人费解,让人深思。

  按说,作家也是人,而非埋金字塔下的木乃伊,作为精神领域的耕耘者,他们的思想,更为丰富,审美,更为浓烈,格调,更为温馨,为何,他们都很“正经”?

  溯本追源,我以为,原因如下:

  一者,职业所致。作家,顾名思义,写作为第一要务,长年累月,青灯黄卷,他们大都处于苦思冥想之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作本是件极费脑筋之事。作家的习惯,自然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耗尽了满腔心血,自然就无暇它顾。

  二者,年龄所致。作家,大都年龄偏大,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作家不是一日练成的,磨来磨去,出了点小名,发了几篇文字,青丝变白发,青春年华付之东流,精力体力消磨殆尽,风花雪月,自成过眼之云烟。

  三者,经济所致。作家绝非暴富群体,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作家一无金钱,二无权势,要想变坏都难。

  四者,竞争所致。古人云:“同行是冤家”,男女作家,概莫能外。文人相轻,那是亘古不灭的道理。文人的天性,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最牛,他人则稍逊风骚。

  其实,这也正常,譬如,一位战士,还没上战场就两腿发软,那你就干脆退出,让人抬下战场。

  一般认为,文人都比较狂,圈内圈外都有此一说。按说,文人也不想狂,没有人天生就狂,这属于逼上梁山,逼良为娼。

  文人的一列,是个充满竞争的行列,男女之间,莫说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彼此碰面,不拔刀相向,厮杀一场,那真该感谢上帝!

  五者,隔阂所致。作家人群稀少,人员也极为分散,除了宣传部、文联、大学、科研院所等个别部门,大都零零散散,稀稀落落,彼此隔绝,如牛郎织女,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自然搞不起什么事来。

  至于隔行之间,彼方大多是干实体的,你看人家不顺,人家看你也不爽,你嫌人家势利,人家嫌你清高,一来二去,那你只好蜗居起来,一门心思扑倒在电脑上,敲出几个文字,聊以自慰,平复一下心灵的创伤。

  由此看见,作家是孤独的,寂寞的。有时,你上到作家群去,聊一聊,隔着电脑屏膜,千里姻缘一线牵,岂料,那一切,都很假,都很虚拟,上面挂着个头像,美艳如花,摄人心魄,资料一查,竟是个半老男子,一股无名火起,怒骂:无聊极此,纯属变态!

  如此,这般,一来,二去,顿感网上美女大多有诈,不是假美女,就是美女蛇,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杂文高中生推荐篇3:一个旁观者的浅见

  今夏,闻我外甥考入美国一名校,又听一外国朋友说起孩子毕业之事.(椐说他孩子目前只想打几年工,然后再上学做打算)我一教友之子明年也行将毕业,问起今后计划,简单明了,寻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先安身立足,然后全力传教,事奉上帝.东西文化的差别,导至人生轨迹的不同.惊叹之余,感慨万千.写下寥寥数笔,与众人分享.

  中国大-同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使得子女与家长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连体,把他们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的诞生之日,就是他们自己的再生之始,带給了他们二次生命的重造机遇,延续了家族绵绵不断的血脉.为了能让孩子圆了自己未圆的梦,了了自己未了的事,把他们培育成为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是必需的.因为他们的出色可以弥补自己的平凡.他们的成功可以挽回自己失败的命运.家长们会倾其所有,迅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打造孩子的庞大工程中去.当孩儿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嗷嗷待哺的婴儿,父母便开始精心地为他们绘制了一幅幅成长的规化蓝图.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习.学的越多越早对孩子越有益.上有名学校,跟有姓老师才能叫学.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证书学历拿到手了,这学才算过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可把那些卤嗅未干的小孩折腾坏了!他们到世未久,尚未来得及睁大自己的双眼,看清四周的景象.就被稀里糊涂地拉入了漫漫苦学之路.

  例如我外甥,从三岁起,各类名目繁多的学课就填满了他每天日程.夏天游泳课足球课.冬天滑冰滑雪课.平时钢琴冰球训练.读书之余,还要参加学校的竞选竞赛,抽一部分时间做义工等等,为今后的简历添色增分.期末,还得为父母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决不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鼓惑下,小小的年纪还是玩耍的岁数就成为了父母手下疲於奔命的机器,撑持起了与自己年龄不相吻的重担与高压.“这对你将来有好处”.这是家长们惯用的说辞.不知这所谓的好处是指可以为将来的事业添砖加瓦,还是能給今后的生活开启一閂幸福之门.或者兼而有之.本来中国人的事业和生活界线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他们惯有的逻辑是:获得一份体面而又令人羡慕的工作.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更远的空间来成就一凡惊心动魄的事业.一旦功成名就了,美好的爱情,圓滿的家庭自然会随之而来.而好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垂手可得的,要想在找工作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势,就必需经过名校的熏陶,名师的的锤练.大公司名单位的门才有可能向你打开,这是中国父母所深信不疑的.子女们虽然并没有悟到进好学校为他们自己所带来的真正的深层次的意义,这并不妨碍他们要千方百计拼命地挤向名校.似乎这一进的瞬间便能完成了丑小鸭与美公主间的突变.为了得到和报答父母的钟爱你要进.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你要进,为了成为万众瞩目,光彩照人的巨星你要进,为了光宗耀祖的使命你要进...你有太多的理由要进,恰恰把最根本的理由忽略了.

  而要进人名校的唯一的Passport就是一份无以伦比的学习成绩单.所以说,孩子的成绩好坏,在校的表现,已不再是他们纯粹的学习行为,而是被富予更深更沉更厚的社会含意.牵动着多少父母的心.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人聚会游玩的谈话,茶后饭前的话茬都离不开各自’儿女’这个主题.“xxx孩子考了多少分”.“xxx孩子进了xxx大学”.这些,可以让父母在众朋好友前昂首挺胸,也可以让他们在亲戚朋友间颜面丧尽,刺激着全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竭力拼搏着.为了使孩子得到父母自认为最佳的教育(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給他们找最好的老师买最昂贵的电脑钢琴),父母可以省吃简用,不看电视,不外出旅游.可以打几份工,加班加点干活也不显累.子女作为父母的一个符号,生命的延续,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栽培孩子的事更比天大,对于投资在孩儿身上的一切,他们毫无吝惜,也不奢望得到回报的.这真是中国父母的伟大可爱之处.

  

31626